最新消息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69_ _1_.png

    孩子沉默的原因為何?

    孩子沉默的原因為何?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別讓「說不出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安靜 



     有些孩子很小就學會不說話,這不是因為他們不需要語言,而是因為每一次開口,都沒有人真的聽見。



     #語言發展遲緩 的孩子不是不想表達,而是一次又一次說不清、被打斷、被誤解,最後選擇沉默。



     對他們而言,說話不是理所當然的能力,而是一場充滿挫敗的挑戰:



     •「我明明有話想說,卻不知道該怎麼開頭。」

     •「每次我講不清楚,大人就說我不乖。」 

     •「我不想再說了,反正你們也聽不懂我在講什麼。」 



     當孩子越來越少開口,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在乎,而是他們已經覺得自己不重要。 



     孩子不是懶惰也不是慢熟,而是他們的大腦還在努力建立「理解 → 組句 → 說出口」這條語言路徑,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與陪伴。孩子需要的不是壓力,而是有人願意慢下來,聽他們一字一句慢慢說。



     請別用「他就是比較害羞啦」、「裝沒聽見然後不回應」來忽略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訊號。



     語言,是孩子與世界連結的方式。當他還無法自在地說出「我想要」「我不要」「我喜歡你」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主動伸出手。



     孩子不是故意不講話,他只是還在努力找到自己的聲音。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5_ _1_.png

    孩子不想去學校怎麼辦?

    孩子不想去學校怎麼辦?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小孩子跟你說他不想上學怎麼辦?



    你想請小孩來找心理師,你可能會想,心理師會怎麼做?怎麼叫孩子願意去上學?



    「到底是哪裡讓他這麼不想去?」





    「小孩子是一開始就排斥上學嗎?」

    心理師可能會想先知道,⸻如果是從第一天就不想去,可能跟分離焦慮有關,也許對環境不熟,對爸媽的依賴感還很重。





    「孩子是哪一種不想呢?」



    心理師會從語用的情境,進一步地和孩子探索,是真的不想去上學?還是不想起床?還是其他什麼『不想』,混在一起了?



    有時候各種不同的「不想」,堆在一起變成了一種複合的情緒,可能讓孩子整個卡住了。







    「小孩是從想上學到不想上學嗎?」

    還是他曾經很期待,後來才變得不想去了?

    如果他一開始是開心去的,後來變得抗拒,那就可能是後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改變了想法。







    「這個變化是一段時間、一個過程,是不是能用時間軸先理出來?」。後天的事件按照先後順序的時間軸

    ⸻心理師會試著陪孩子一起想,發生了什麼事?哪一天開始不想去了?是不是某天有與誰衝突還是被老師罵了?把這些事件一個個排出來,比較容易看出問題在哪。







    「從這些線索裡,我們能不能找出他卡住的地方?」。

    與孩子一起釐清前因後果

    ⸻一步一步陪他回頭看看,那個「不想去」的感覺,是從哪裡開始的。







    「上學,是哪一個地方讓他覺得難?」。

    上學是難嗎?哪個環節產生困難?步驟在哪裡卡關了,我們如何順暢化走出那個「難」

    ⸻這不只是找出原因,也是在告訴孩子:他的感受是可以被理解的,我們願意花時間聽,陪他一起解開這個「不想上學」的結。







    「無論用什麼方法,我們都想摸到那個真正的難。」。

    而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心理師要了解的,始終是那個「難」

    ⸻因為有時候,那個「不想」背後,和我們大人一樣,其實是孩子還沒能說出來的難。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0_ _1_.png

    看見強迫症背後的原因

    看見強迫症背後的原因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不是他固執難搞,而是他正在跟焦慮打仗

    強迫症,是一種在焦慮中長大的內在規則感,
    有些孩子不是想把事情做好,而是「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有壞事發生」。

    你看見的,是他堅持穿某一雙鞋、一定要重複洗手、門要關三次才安心;他經歷的,是無止盡的緊張與難以控制的恐懼。

    有時候,他洗手不是因為髒,而是怕自己會害別人生病;他重複檢查門鎖,不是故意拖延,而是無法相信「安全」真的存在。 

    我們看到的,是難以配合與重複行為;他承受的,是內心無法停止的懷疑、不安與痛苦的儀式。 

    強迫症不是一種任性,而是一種用行為來壓住焦慮的求生方式。

    在發展中的大腦裡,這種焦慮會被放大、被誤解、被忽略,而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做到筋疲力盡,卻還是無法安心。 

    他不是故意的,只是還沒學會怎麼跟那些不確定和平共處。 

    真正的幫助,從來不是要讓他「乖一點」、「正常一點」,而是有人看見他正在努力撐住自己。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1_ _1_.png

    走進思覺失調孩子的世界

    走進思覺失調孩子的世界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不是他不專心、太怪異、愛胡思亂想,而是他的世界,真的和我們不一樣
    兒童思覺失調症,是一種來得早,卻不容易被看見的精神疾病,在發展中的大腦裡,現實與幻覺的界線變得模糊。他可能覺得周遭很不安全,老師或同學在害他;也可能眼神飄忽不敢靠近你,不是因為冷漠,而是感覺被盯上、被懷疑。
    我們看到的,是怪異與不配合;他經歷的,是恐懼、混亂和不被理解的孤獨。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意識到「我好像怪怪的」,所以他只能用沉默、拒絕、退縮、憤怒來求救。 他不是故意的,只是被困在一個充滿幻象、矛盾與不確定的世界裡。在那裡,他比誰都想被相信,卻最怕被誤解。 這樣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們急著把他「治好」,而是有人願意靠近他、理解他。 穩定的照顧、專業的診斷、早期的支持,能讓他在碎裂的感知裡,慢慢拼回現實的輪廓。

    請不要放棄相信,因為他正在努力和混亂抗衡。理解是他最需要的藥,愛是他活下去的力量。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2_ _1_.png

    你知道嗎?兒童也可能罹患躁鬱症!

    你知道嗎?兒童也可能罹患躁鬱症!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你的朋友和你用相同的方法養育子女,他們快樂成功,你卻受盡挫折。

    ▲你的書架上擺滿各種如何養育子女的書籍,但書中的方法對你的孩子全部無效。

    ▲因為孩子的行為無法預測,你不敢帶他到朋友家作客。

    ▲你認為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某方面真的有問題。

    躁鬱症,對孩子來說,不是情緒不穩那麼簡單,而是一種大腦情緒調節機制的困難。

    他們在經歷的,可能是情緒如雲霄飛車般的劇烈起伏,有時活力異常旺盛、話講個不停、衝動易怒難以控制;但過不久,又突然陷入情緒低潮,對任何事都失去興趣、變得退縮、甚至對自己產生很負面的看法。

    這樣極端的轉變,對孩子來說是混亂的,對大人也是無力的,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從來不是完美的應對,而是那個願意停止批評,理解自己感受的大人。

    有時候,穩定不是藥物帶來的,而是當他失控時,你沒有離開。陪伴躁鬱症的孩子,不是要他變得「正常」,而是願意在他最混亂的時候等他,讓他在你的目光裡慢慢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理解與被愛的。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3_ _1_.png

    「點一份理解,不加親密。」 —E時代的心理快餐

    「點一份理解,不加親密。」 —E時代的心理快餐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今天跟治療所的同事們聊了一下,

    發現今年、尤其最近這陣子,
    在心理諮商這一塊,身邊好像越來越多人會自己跑去跟 AI 語言模型對話了。
    另外,像點餐一樣、可以單點的兒童課程,也變得越來越多。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單點化,很可能對不上孩子實際的臨床問題主述,
    結果是——上了高年級問題還是照樣發生,沒有被真正處理。
    幾個同事都覺得,現在真的有一群人,
    他們尋找心理治療的方式,不一定是想要一段穩定關係,
    而是比較偏向「餵養自己的語言模型」,
    能夠靠著精緻語言的回應,幫自己進行深度對話,這樣就已經,感覺很有幫助了。
    這有點像後工業時期大家在討論的問題: 「機械手臂到底能不能取代手工藝?」
    這種感覺現在又再發生一次。
    而我們最有感的,則是—— 家長或當事人,試錯的成本與時間,其實變得更高了呢。
    市場上百花齊放,每一種商品化的選擇看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家長或當事人,也更難知道自己到底該投入哪一種方式比較對。
    --
    切片觀察筆記|
    1. 精緻語言模型成為心理需求的對話替代品
    對一部分診友來說,心理治療不再是「關係中的陪伴」,
    而是「語言上的照見」。
    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會等待他們轉變的他者,
    而是一個能即時回應、組織思緒、提供精緻語言結構的對話鏡面。
    而AI——
    剛好提供了這種低成本又高穩定性的鏡面。
    某種意義上,語言模型,像是進階心靈成長書籍的自助版本。
    2. 心理市場進入「試錯高成本」時代,選擇多可能讓人更無所適從
    在百花齊放的商品化心理服務裡,越來越多家長與個案不是選不到服務,而是選太多以後,對「#錯一次可能浪費半年時間與費用」的焦慮變重。
    於是開始趨向 #低承諾、#短期、#模組化的選擇——如同在外送平台上點菜:方便、快速、有圖片參考,不用賭運氣,也不用建立關係。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4_ _2_.png

    孩子「叛逆」原因大解析

    孩子「叛逆」原因大解析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你的孩子是否


    常常情緒爆炸,一點點事就大哭大叫
    上課常恍神、作業拖到深夜
    對人冷淡退縮,或反應過度激烈
    說話越來越少,常常說「不知道」「隨便」

    國小階段的孩子,雖然已建立語言能力,但他們還不一定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內心。
    當遇到壓力、挫折、不被理解的時候,就可能以「叛逆」的行為來反映情緒狀態。
    舉例來說:


    對功課有壓力 → 說「不想寫」「沒差」其實是害怕失敗
    人際有挫折 → 開始退縮或變得攻擊,是在保護自己
    情緒內在混亂 → 常用發脾氣來宣洩、不知道怎麼調適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想被理解的心。
    透過會談,我們會陪伴孩子去理解他的情緒從何而來、他遇到了什麼壓力、他有哪些可以運用的資源、他怎麼慢慢練習調整與表達等等。

    孩子不是壞,只是困住了。當他們能被理解,才有機會學會怎麼好好表達自己。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5_ _2_.png

    管教,非得要生氣嗎?

    管教,非得要生氣嗎?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正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在育兒的日常,我們常忍不住感慨:「為什麼小孩這麼欠罵」、「不打小孩他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嗎」
    但「教」不只是說道理,「管」也不只是立規則——真正有效的教養,是建立連結。
    ★一次等待,是他情緒裡的安全感。
    ★一句肯定,是他行為的力量來源。
    ★一個蹲下,是你願意理解他的訊號。
    早療不是讓孩子「變正常」,而是我們一起找出適合他的方法,一起調整、一起靠近。
    因為,真正的教養,不是控制孩子行為,而是看見他行為背後的需要。選擇不打不罵,都是在對孩子說:「我在這裡,我懂你,我陪你。」
    打罵,也許讓孩子短暫服從,但服從不等於理解,更不代表信任。
    真正的改變,是我們願意放下「我是為你好」的框架,開始去看:「他怎麼了?」

    因為,真正讓孩子願意聽話的,不是大聲的命令,而是你溫柔的靠近。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7_ _1_.png

    發脾氣背後的療育契機

    發脾氣背後的療育契機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當父母的你,是否也常疑惑:「我的孩子怎麼總是在生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爸媽最急於想知道的,還是如何讓孩子停止這一行為,對發脾氣的原因卻鮮少理解,但你知道嗎?發脾氣,其實是孩子在「求救」! 有些孩子語言系統還不夠好,不會說「我累了」、「我想休息」、「我不要這樣」,只能用哭鬧來表達不安與壓力。這不一定是「故意搗蛋」,有時是他真的不知道怎麼表達、怎麼控制情緒。其實,不是每個情緒激動的孩子都需要早療,但如果您常常覺得「孩子怎麼都聽不懂?」、「已經講過100次了還是這樣」,歡迎尋求早期療育服務,藉由專業評估和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語言、調節情緒、管理行為。

    發脾氣不一定是壞習慣,而是一種訊號,聽懂了才知道怎麼幫孩子。透過理解和引導,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14_ _1_.png

    孩子明明努力了,為什麼還是跟不上?

    孩子明明努力了,為什麼還是跟不上?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小宇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他每次上課都有認真聽講,並努力完成老師交代的練習題。他發現其他同學總能快速寫完,可是自己要寫的時候,小宇卻覺得那些字在紙上跳來跳去,甚至有些還上下顛倒,導致他無法集中精神。他試著用心去解題,但每當他覺得快要解開時,題目上的數字就像是雲霧,開始變得模糊不清…
    發現孩子是發展遲緩兒童時,家長常會經歷一段心理調適歷程,從原先的徬徨無助到坦然面對。藉由早期療育服務,讓孩子得到適當的支持,其中包括了醫療復健的協助、特殊教育的訓練、親職教育的提供、家庭心理情緒的支持、福利服務的諮詢等等服務。

    在過程中,千萬別忘了您自己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影響人物,除了提供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克服自己的障礙,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8_ _1_.png

    不是誰對誰錯, 而是我們可以怎麼做

    不是誰對誰錯, 而是我們可以怎麼做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在早療的現場,我們常聽到家長焦急地說:「他怎麼都不聽話?」「我講了他也聽不懂。」
    但其實,孩子不是不想配合,而是還在學習怎麼理解這個世界。
    溝通,不只是語言,更是一種理解彼此的橋樑。
    方法,也不只是技巧,而是我們與孩子之間建立信任的方式。
    有時候,不是孩子需要改變,而是我們換個方式說、多一點觀察——那扇門,就打開了。 早療不是一條「矯正」的路,而是一起找到適合彼此的節奏。

    因為,真正的「方法」,是你願意走近他;真正的「溝通」,是他開始走。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
  • 你的段落文字 的複本 _79_ _1_.png

    你知道嗎?ADHD不只是孩子坐不住而已

    你知道嗎?ADHD不只是孩子坐不住而已

    所長/臨床心理師  高郁絜

    小宇是一位精力充沛、好奇心旺盛的七歲男孩。他在課堂上常常無法專心,喜歡打斷老師講課,甚至在考試時也難以靜下心來。老師和同學們開始對他產生誤解,認為他是個「不守規矩」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小宇的父母帶他去看了兒童心理醫生,才發現他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DHD的主要類型:


    (1)注意力不足型:容易分心、健忘,難以組織事情 
    (2)過動/衝動型:坐立不安、話多、衝動行事 
    (3)混合型:上述兩種特徵的結合
     


    ADHD常見的誤解:


    ✖:ADHD是由於教養不當造成的。⮕:ADHD是大腦功能差異所致,與教養方式無關。
    ✖:孩子「長大就會好了」。 ⮕:ADHD可能持續到成年,需要持續的理解與支持。
     


    如何支持ADHD患者?


    (1)建立規律作息以減少分心的狀況 
    (2)多使用小便條和清單幫助記憶 
    (3)給予正向鼓勵以增強自信與動機
    ---------------------------------------------------------------------------------------------------------------------------------------------------------
    讓我們一起打破迷思,給予ADHD孩童更多的理解與支持,讓他們活出自我發揮潛力!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