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發展遲緩組別—從烏龜到獵豹的潛力之路
上次提到,學齡前需要早療介入的孩子,可能會根據他們各自殊異的發展曲線,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的發展異常樣態:遲緩組、偏離組和異常組。
今天先來講講發展遲緩這一組。
早療介入後,遲緩這組孩子可能經歷的循環是這樣的:
診斷遲緩(獲得廣泛性遲緩診斷)
→發展落後(在各方面發展普遍較慢)
→全面追趕(採用全面追趕的原則)
→一般性刺激(安排廣泛但特異性低的一般性刺激課程)
→學齡趕上(在學齡階段開始前努力趕上進度)
→天花板(盡可能把能力「頂」到發展的“天花板”)
遲緩這組類型的孩子,他們的發展曲線樣態,是離常模曲線最接近,所以他們能達到的發展天花板高度也是三類中最高的。
你家隔壁鄰居總是各種花式誇讚自己孫子,說孫子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等等這些花式謬讚,未來也可能在追趕成功的遲緩組孩子身上看到哦。
------------
最後兩個小叮嚀提醒:
叮嚀1.
用這三種發展異常樣態來形成早療框架,是在上小學前,因為大部分早療工作會在學齡前告一段落。進入小學後,不會再特別分類,而是透過個別教育支持計畫來幫助所有有特異性需求的孩子。
叮嚀2.
這是我們悠幼早療團隊,根據早療兒童三種異常樣態所架構出的系統性思維與工作框架。
看到這裡,各位身高都180、IQ也180的大家都很聰明可以理解吧,這是悠幼設定的早療結構框架,和被主管機關規定的規範準則是有差別的。我們團隊自行制定的工作架構,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這樣做。所以,請不要拿悠幼團隊的工作框架去要求你孩子的早療師也必須這樣做喔。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