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那年爭親權的孩子,如今卻成了被告

那年爭親權的孩子,如今卻成了被告

為何以家事案件出現親權糾紛的孩子,在數年後會出現在刑事法庭,成為另外多起重大犯罪涉案的少年?

  • 不當的討好行為
當父母對孩子的愛,仍然停留在權力感的支配與爭奪上,往往會出現以下幾種不當的討好行為:贈送禮物、物質討好給予生活行為上的特權過度自由,忽視犯錯的免責行為藉此拉攏孩子的忠誠,讓孩子靠向自己這一方。

  • 不當討好的行為和後果是什麼?

這樣的討好行為將使孩子無法形成正向循環的情感依附關係,並忽視了作為監護方所必須負起的管教責任。缺乏管教責任,父母自身行為便無法作為身教的榜樣,「反正我的父母都可以用這些來討好我、利用我了」,孩子在區辨利害和利益關係上,將停留在非常早期的階段,無法清晰地區分出真正的利害關係,進而影響到他們更長遠的道德發展。孩子無法明辨是非,最終成為組織犯罪所利用的工具。

  • 少年犯罪行為有感

監護權的本質應該是責任的延伸,而不是父母婚姻關係變化後,一方或者雙方仍然利用監護權作為支配與爭奪的工具,繼續進行角力。
 

看著你的背影長大。—《悠幼心理早療團隊》

我們的心理治療所,取自詩經的涵義,並改寫了幼字,取名為「悠幼」,寓意2歲到12歲更稚嫩的小小孩之意象。
我們將一直等待小小學子的到來,提供幼兒心理健康的承諾,以及專業的行為支持與心理關懷,讓孩子們在這裡得到關愛和教育。


一個專為2歲-12歲國小特生學童及手足而誕生的家。我們提供一站式早療整合服務,除了個別心理早療以外,也有長時段的特需生手足融合團體,從放學到回家前都有我們的守護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