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孩子真的只是害羞,還是其實說不出來?
有些孩子很小就學會不說話,這不是因為他們不需要語言,而是因為每一次開口,都沒有人真的聽見。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不是不想表達,而是一次又一次說不清、被打斷、被誤解,最後選擇沉默。
對他們而言,說話不是理所當然的能力,而是一場充滿挫敗的挑戰:
•「我明明有話想說,卻不知道該怎麼開頭。」
•「每次我講不清楚,大人就說我不乖。」
•「我不想再說了,反正你們也聽不懂我在講什麼。」
當孩子越來越少開口,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在乎,而是他們已經覺得自己不重要。
孩子不是懶惰也不是慢熟,而是他們的大腦還在努力建立「理解 → 組句 → 說出口」這條語言路徑,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與陪伴。孩子需要的不是壓力,而是有人願意慢下來,聽他們一字一句慢慢說,請別用「他就是比較害羞啦」、「裝沒聽見然後不回應」來忽略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訊號。
語言,是孩子與世界連結的方式。當他還無法自在地說出「我想要」「我不要」「我喜歡你」的時候,就需要我們主動伸出手。
孩子不是故意不講話,他只是還在努力找到自己的聲音。